保养时,车主应该注意些什么呢
- 未分类
- 2025-07-07 10:12:34
- 88
保养时,车主需从前期准备、过程监督到后期使用全方位关注细节,确保车辆得到科学养护并避免被“过度消费”。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:
一、保养前:充分准备,避免被动
明确保养需求
查阅手册:根据车辆《保养手册》确定本次保养项目(如机油更换、滤芯更换等),避免被4S店或维修站推荐非必要服务。
记录问题:提前整理日常驾驶中遇到的异常(如异响、抖动、仪表盘故障灯等),保养时主动告知技师,以便针对性检查。
选择正规渠道
优先4S店:确保使用原厂配件和规范操作,保留质保权益。
第三方维修站:若选择外部维修,需确认其资质(如二类及以上维修资质)、口碑及配件来源(要求使用正品)。
预约与清理
提前预约:避开高峰期(如周末),减少等待时间。
清理车内:移除贵重物品、易碎品及杂物,避免丢失或损坏。
二、保养中:全程监督,拒绝套路
核心项目重点检查
检查底盘是否有刮擦、漏油,悬挂部件是否松动。
确认轮胎气压、磨损情况,刹车片厚度是否达标(低于3mm需更换)。
要求查看旧空气滤芯、空调滤芯,脏污需更换,清洁可拒绝更换。
确认机油品牌、型号与手册一致(如全合成5W-30)。
观察旧机油颜色和杂质:若呈乳白色可能进水,金属屑过多可能磨损严重。
机油更换:
滤芯更换:
底盘与轮胎:
警惕过度保养
拒绝手册未列明的项目,要求提供书面依据。
对可疑项目咨询第三方技师或查阅论坛经验。
推荐“发动机深度清洗”“进气系统保养”等增值项目,多数车辆无需频繁进行。
缩短保养周期(如将1万公里保养改为5000公里)。
常见套路:
应对方法:
保留证据
要求清单:保养结束后,索取详细项目清单(含配件型号、工时费),并盖章确认。
拍照/录像:对关键操作(如更换机油、检查底盘)拍照留存,便于后续维权。
三、保养后:细致验收,长期维护
启动与试驾检查
启动发动机:观察仪表盘是否有故障灯亮起,听发动机声音是否平稳。
功能测试:检查灯光、雨刷、空调、车窗升降等是否正常。
短途试驾:感受刹车、转向、加速是否平顺,确认保养前问题是否解决。
定期复检
1-2周内:检查机油液面、冷却液液位,确认无泄漏。
1个月后:复查轮胎气压、刹车片厚度,确保保养效果持续。
建立保养档案
电子记录:使用APP(如“汽车之家”“懂车帝”)记录保养时间、项目、费用。
纸质备份:将保养清单、发票整理成册,便于质保期索赔或二手车交易。
四、科学保养习惯:延长车辆寿命
日常检查
每周:检查轮胎气压、机油液面、冷却液液位。
每月:清理发动机舱灰尘,检查刹车油、玻璃水是否充足。
驾驶习惯
避免急加速/急刹车:减少发动机和刹车系统磨损。
冷启动后怠速1分钟:让机油充分润滑发动机,再缓慢行驶。
季节性保养
夏季:检查空调制冷效果,清理冷凝器灰尘。
冬季:更换低温流动性好的机油(如0W-20),检查防冻液冰点。
五、常见问题避坑指南
问题场景 | 应对策略 |
---|---|
技师推荐“高端机油” | 确认是否为手册指定型号,高价机油未必适合所有车型。 |
声称“刹车片必须换” | 要求查看刹车片厚度测量数据,低于3mm再更换。 |
保养后故障灯亮起 | 立即返回维修站检查,可能是保养操作失误(如未复位保养灯、安装错误)。 |
发票项目与清单不符 | 核对每一项费用,拒绝支付未同意的增值服务。 |
发表评论